课程组教师来自于北京理工大学智能车辆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智能车辆研究所是我国最早开展无人驾驶车辆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
20世纪90年代( “八五”期间),北京理工大学与兄弟院校研制了中国第一辆具有自主识别功能的无人驾驶车辆ATB-1。该车能在结构化及非结构化道路上自主行驶,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该项目中,北京理工大学首次针对国产手动变速器车辆开发成功车辆自动操纵系统,实现了油门、制动、转向、变速等的自动控制。
1999年至2001年,为某基地研制“无人遥控靶车”,提前完成任务,实现了8km范围的遥控驾驶和规定环境的半自主行驶,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BIT号无人驾驶汽车参加首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获得亚军和“环境感知”最佳技术奖。
2013年研制的Ray无人驾驶汽车,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发动机电控、自动变速器、电控驻车制动、组合仪表和灯光协调控制,参加第五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获得总成绩第一名。
2014年7月,出版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无人驾驶汽车的专门书籍“无人驾驶汽车概论”,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无人驾驶汽车的体系结构、无人驾驶汽车环境感知技术、无人驾驶汽车定位导航技术、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规划技术、无人驾驶汽车运动控制方法和无人驾驶汽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内容。首次提出了无人驾驶车辆一体化设计方法。
2014年9月,派出多个无人车参加“跨越险阻2014”首届地面无人平台挑战赛,获得单位第二名。
2015年7月,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培育项目研究成果汇集出版。
2015年10月,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城市道路实现自主驾驶。
2016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辆无人自主驾驶履带车辆,并参加在塔河举行的“跨越险阻2016”地面无人系统挑战赛,自主感知识别环境、自主规划路线、自主决策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5公里的比赛任务。
2018年6月,研制的智能电动客车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项目验收。
2018年9月,研制的中型履带式混合动力无人车在“跨越险阻2018”陆上无人系统挑战赛A组(野外战场自主机动与侦察)比赛中获得季军。
2019年,与三一重工合作研制的智能电动卡车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项目验收。